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自然要闻>文章详情

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荣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表扬

发布时间:2021-08-31 09:25 来源: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作者:

近日,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收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的表扬信,对我局入汛以来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予以表扬。


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省厅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保持临战状态,绷紧弦、铆足劲,通过三个聚焦、确保三个到位,坚决扛牢地质灾害防治政治责任。


一是聚焦天气形势,确保监测预警到位。市局成立快速响应指挥中心,主要领导亲自指挥调度,专班人员全员在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按照省厅张厅长“准、早、敢”的总要求,强化与气象、水利部门信息共享,联合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派驻专家加强雨情水情研判分析,广泛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户、到人,实现预警信息全覆盖。


二是聚焦隐患区域,确保巡查排查到位。指导督促各县(市、区)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制度,聚焦高发、易发区域以及重要隐患点,持续开展巡查排查。组织技术支撑队伍,加大对与上轮降雨重叠的地区、人员集聚区、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工程建设区、切坡建房的房前屋后、河流沟岔零散住户、黄土塬顶等区域的巡查排查力度,力争“险情早发现、人员早转移”。8月份以来,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共组织150余人,先后对全市44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多轮巡查排查。


三是聚焦值班值守,确保避险撤离到位。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建立应急队伍,采用“3+1”方式,成立3支应急小分队(每组10人)和1支专业技术力量,做好应急准备。各县(市、区)组织技术支撑单位人员、值班人员与车辆24小时待命,密切关注雨情,提前做好受威胁群众的避让撤离与转移安置等应急应对工作。针对本轮强降雨,对处于地质灾害橙色预警区域的陕州区、渑池县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求两个县区提请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预警区域受威胁群众避险疏散准备,已转移的受威胁群众不要回迁;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工作,发出公告暂停户外作业,必要时县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


在应对8月27日-31日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市局一如既往的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树牢安全底线思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上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是要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属地管理和部门分工的责任,逐级逐点压实防灾责任。交通、水利、教育、卫健、文旅等部门,要加大对公路铁路、水利设施、学校、医院、旅游区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力度,强化应急处置,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切实做好最强降水天气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杜绝防范不力造成人员伤亡。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调度,充分发挥基层群测群防体系、专业技术支撑队伍的作用。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加强督导。加强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重点加强降雨期间人口聚居区、切坡建房、高陡边坡、山间沟谷、偏僻村庄、空心村等区域排查,特别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集中安置区的隐患排查,做到排查全面、巡查精准,坡要到顶、沟要到底,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各项举措落地落细落实。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联合会商和协调联动,做好监测预警,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采取超强措施,对于强降雨严重威胁、险情较重的区域,要求当地政府先予撤离人员,避免因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引发的人员伤亡,坚决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底线。充分做好临灾避险准备,一旦出现险情前兆,及时报请当地政府整合各方力量,果断撤离危险区域人员,按速报时限规定及时上报,第一时间派出人员调查,做好续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门峡市自然资源人以雨为令、闻汛而动,始终坚持加密监测雨情水情灾情,开展24小时巡查监测,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